4月2日下午,馬英九率青年參訪團一行參觀湖南廣電節目生產基地“七彩盒子”。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元豐,湖南省領導隋忠誠陪同。
下午4時20分,馬英九一行抵達“七彩盒子”西廣場。集團公司(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集團公司(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臺長、總編輯龔政文,集團公司(臺)領導馮錦、朱皓峰、徐蓉、蔡懷軍在門口迎接,并陪同參觀。
沿著“七彩盒子”中軸拾階而上,馬英九詳細了解了“七彩盒子”的建筑細節。“七彩盒子”依山而建,一軸多心,由西向東步步登高,像一把倚靠在馬欄山上的巨型小提琴。它由“未來藝術中心”、5個演播廳、1個劇場共“七個盒子”組成,總建筑面積22.7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長視頻攝影棚集群,也是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的新地標,去年11月,以第十四屆金鷹電視藝術節在此舉行為標志,正式投入使用。
“七彩盒子”中軸全長400米,沿著中軸深入,馬英九和臺灣青年參訪團成員觀看了周邊的世界之窗、海底世界、會展中心芒果館、圣爵菲斯酒店等湖南廣電產業,這里每年能吸引200萬年輕人前來打卡;詳細了解了湖南廣電主流新媒體集團建設情況:湖南廣電擁有收視第一、影響力第一、品牌第一的省級衛視湖南衛視;穩居行業前三,全國唯一連續6年盈利的視頻網站芒果TV;還有短視頻資訊平臺風芒、新潮國貨平臺小芒電商、能“五分鐘生成一家電臺”的5G智慧電臺等,旗下有芒果超媒、電廣傳媒兩家上市公司。
在可容納5千觀眾的亞洲最大的劇院式演播廳——“七彩盒子”F廳中,馬英九和臺灣青年學子觀看了短片《湘臺攜手攬星河》,湖南廣電與臺灣電視界的交流互鑒在近10分鐘的短片中一一呈現。
湖南廣電與臺灣媒體的交流互鑒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989年,瓊瑤女士第一次與湖南廣電握手,此后20年,合作了《六個夢》《梅花三弄》《還珠格格》等經典,在電視時代寫下了“萬人空巷”的注解。臺灣電視曾經是湖南電視的老師,啟蒙了湖南臺后來的綜藝崛起。現在,凡有華人處,多聞芒果聲,《歌手》《爸爸去哪兒》《乘風破浪》等節目在寶島也有了一批忠實粉絲。近十年來,湖南廣電在臺灣常年派駐記者,每年有百余位臺灣藝人參與湖南臺綜藝和晚會錄制,百余位臺灣學生來湖南臺實習交流,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范點”。
當看到短片中播放出“湘潭伢子”回鄉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73年終得償所愿的視頻片段時,馬英九哽咽落淚。
現場,馬英九還與《聲生不息·寶島季》連線交流。《聲生不息·寶島季》是一檔梳理臺灣音樂編年史,唱響在中華文化滋養下,枝繁葉茂的寶島金曲的節目。節目在長沙、臺灣錄制,已經邀請兩岸30余位歌手、40余位音樂、文化專家參與,以音樂為橋,增進兩岸交流與情感。在湖南衛視、芒果TV、中天綜合臺、中天亞洲臺和香港TVB播出后都取得了強烈反響。
當聽到節目中那英與張信哲合唱一曲《橄欖樹》后,馬英九十分感動。當了解到有六位臺灣青年在《聲生不息·寶島季》實習,他勉勵這6位臺灣青年:“我希望他們抓住這個機會,好好把現有的工作做好,讓兩岸的文化交流能夠更向前一步”。連線交流時,馬英九還透露了自己長沙話說得好的原因:“長沙話我說了至少70年,因為我爸爸是湘潭人,媽媽是寧鄉人,奶奶是衡山人,從小說湖南話說到現在,我們全家都從小講湖南話。”最后,馬英九與大家一起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離開湖南廣電前,馬英九表示:“讓我特別感動、最感動的就是鄉親的熱情,從我到達之前、跟我離開之后,好些地方都是夾道在歡呼,我做夢都想不到會有這樣的待遇。我參觀了企業、參觀了許多地方,發現大陸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非常得快,有些甚至我們可以說夢想不到的,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將來雙方還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機會。”
來源:湖南廣電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