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系統全力開展“迎接黨的二十大”主題宣傳和創作。湖南廣電創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品牌節目集群,其中,《思想耀江山·共享篇》、新聞專題《總書記來信》、理論片《思想的旅程》以“三重奏”的方式壯大主流輿論聲量,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的樂章中增添了濃濃的湘派特色。
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時間點,湖南廣電緊扣這一宣傳主題主線,推出系列品牌節目集群,從10月7日至23日,在長達17天的時間里,理論片《思想耀江山·共享篇》、新聞專題《總書記來信》、理論片《思想的旅程》以“三重奏”的方式,在湖南衛視晚間、芒果TV、風芒等平臺陸續與觀眾見面。湘派特色“三重奏”以新征程講述新氣象、以新視聽語言綻放理論光芒、以主流媒體責任擔當筑牢陣地,持續放大主流輿論聲量,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高站位、小切口、故事化
深入淺出 舉重若輕
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面向新時代,描摹祖國發展的壯麗畫卷,書寫生動感人的火熱實踐,主流媒體發揮著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凝聚共識的重要作用。
在主題立意上,湖南廣電節目集群站位高、立意遠、格局大,著力講述人民群眾在奮進新征程上的新氣象、新作為。其中,《思想耀江山·共享篇》以“共享、共富、共奮斗”為主題,分別聚焦“共享發展成果”“邁向共同富裕”“共奮斗向未來”等話題;特別報道《總書記來信》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交、軍事、教育、科技和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等各個方面的進步和變化;《思想的旅程》深情回顧過去十年黨和國家發生的巨大變化。
一串鈴鐺,牽動著西海固移民一段怎樣的往事,又如何見證了建設美麗新家園的時代巨變?正在先行先試的浙江有什么創新舉措?中國最“牛”街道究竟“牛”在哪?伴隨著《思想耀江山·共享篇》三集開播,觀眾跟隨著采風調查員的步伐,共同見證當地美好的幸福生活愿景變為現實。借由故事化的講述,《思想耀江山·共享篇》以視聽語言將抽象理論形象化,進而打破傳統電視理論片說教形式,讓理論更具溫度和力量。
故事是思想和精神的最好載體。近年來,重大主題節目在選題策劃中以故事講述為核心,湖南廣電重點節目集群通過選取典型案例,以生動的人物故事傳遞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亦是重大主題宣傳的一次新嘗試。不僅是《思想耀江山·共享篇》,《總書記來信》《思想的旅程》也通過故事化講述奏響時代之歌。
“脫貧是邁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們要繼續抓好鄉村振興、興邊富民,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促進邊疆繁榮穩定。”2021年8月,習近平回信勉勵云南省滄源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在《總書記來信》第一期中,跟隨著邊境村老支書們的講述,觀眾不僅感受到當地村民“聽黨話、跟黨走”的初心,也見證了當地實現第二次“千年跨越”的偉大成就;即將播出的《思想的旅程》每集從古人穿越到新時代的奇遇故事講起,節目將邀請張維為、張國祚、羅平漢、鄭若麟、邱震海、王義桅、鐘君、王巍、柴麒敏等專家,在一個打破時空局限的虛擬空間交流討論。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湖南廣電重點節目集群變具象為抽象,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在聚焦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同時,也堅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此同時,湖南廣電節目集群“舉重若輕”地將飽含正能量的意蘊與恒久的人文價值結合起來,以新角度譜寫新篇章,深入淺出地呈現國家新變化、人民新面貌、社會新氣象。
通俗化、大眾化、青春化
新視聽表達背后的“守正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何基于互聯網生態下的創作語境,為重大主題節目注入全新生命力,成為該類節目創作中的重要議題。
在創作中,湖南廣電系列品牌節目集群創新表達方式,以新視聽語言綻放理論光芒,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比如,《思想耀江山·共享篇》通過專家解析、實地走訪、故事講述、群眾互動等多種形式,努力做到理論性與生動性相結合,生動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磅礴偉力;《總書記來信》以記者“走讀觀察”和“情景式訪談”為主要呈現形式,選取8封代表性回信(或慰問信)作為節目選題,深度挖掘寫信人和所在地發生的故事。
《思想耀江山·共享篇》積極創新表達形式,節目中采風調查員通過“時空之門”完成與戶外現場的無縫“穿越”,映照采訪地的今昔變化;即將播出的《思想的旅程》運用戲劇手法,采用“短劇+走讀+訪談”形式,打破了時空局限,以小切口、小體量推動年輕人與主流思想深度對話……近年來,在電視節目中加入情景演繹成為不少節目探索的重要方向,湖南廣電系列品牌節目集群通過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多種藝術手法,在呈現時代變化的同時,也找到聯結“過去”與“當下”的情感紐帶。
在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敘述邏輯上,湖南廣電重點節目集群以通俗化、大眾化、青春化的表達方式,打通理論宣傳的“最后一公里”,進而深化人民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情感認同。節目仿佛串起來的小長椒,如烹小鮮,勁爽通透,小切面,深情意,娓娓道來,情理交融,高水準創作,高質量詮釋,讓黨性和民心實現真正的雙向奔赴。
比如,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時、同步、同等富裕?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躺平”了?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們的明天會好嗎?《思想耀江山·共享篇》深入淺出地回答了這些問題;特別報道《總書記來信》增強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心理認同、情感融入和言行自覺;《思想的旅程》在形式上表現為主持人和嘉賓在節目中縱橫中國與世界,在內核上反映的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思想旅程。
“無湘不成軍”的電視湘軍,真正的成功秘訣就在于“守正創新”。守正:堅持主流價值觀;創新:保持青春創新態。湖南廣電品牌節目集群獨特的詮釋方式和深遠的影響力,也構建了湘派電視理論片、新聞節目獨特的韻味,也體現出湖南廣電的“守正創新”意識。
湘派特色“三重奏”
彰顯新型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近年來,湖南廣電秉持“不創新,毋寧死”的執著理念和“要么第一個做,要么做第一”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包括內容、形式、技術、傳播等全方位全領域的創新體系和從創意、臺本到錄制、后期再到宣發、傳播等全鏈條全流程的創新機制。更重要的是,湖南廣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斷壯大主流價值版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持續提升。
從2020年的“脫貧攻堅三部曲”,到去年的“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交響樂”,再到今年的“迎接黨的二十大奮進新時代洪波曲”,湖南廣電主投主控的主題宣傳投入超過36.5億元;《追尋賀龍元帥》《小鎮青年》《中國糧·湖南飯》《唯有登攀》等一大批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作品通過屏幕和觀眾們見面。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湖南廣電找好主流價值引領立足點,其打造的“三重奏”重點節目集群既保證了主題立意上的連貫性、統一性和相通性,又通過不同的視角在對比互鑒中詮釋了不同地區的發展新風貌。
總體來看,這些節目如家宴拉家常,看似信手拈來、隨意取材,實則取舍精妙、事事入題、色澤鮮明,以共鳴促共情、以共情析共享理念,無說教、有同感,讓觀眾不知不覺入戲,勁爽中有了強烈的帶入感。
在碎片化傳播時代,中心化傳播更具有優勢,廣電媒體在調度整合媒資、凝聚共識等層面上具有較為集中的號召力。隨著黨的二十大日益臨近,湖南廣電迎接黨的二十大“奮進新時代洪波曲”聲量持續加大,更多的融媒體精品力作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湖南廣電也將發揮新型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為新時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