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影金字塔塔基的網大,是培養人才的不錯選擇,會帶來優質內容的增加。而回到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上,好內容增加也將刺激付費會員增長。
網絡大電影,正從野蠻生長逐漸變為產業鏈完善的新興產業。
正暉資本近日發布的《網絡大電影產業行業研究分析》顯示,今年的市場規模將超10億,較去年增1.86倍。影片總量從去年600部、到有望突破2500部。愛奇藝互聯網增值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葛旭峰曾公開預測,明年能到30億左右的規模。
市場擴容帶來的是內容精品化、投入增加。投入幾十萬、回收千萬如今已無法復制。藝恩網數據顯示,下半年,成本50萬以下的僅占5%,150萬以上約為10%。
單片投資的成功率正在降低,廣電總局也將網大列入了監管范圍。多個信號顯示,這個曾經野蠻生長的市場在趨于理智。
網絡大電影,即片長超過60分鐘,在移動、互聯網發行的電影。這個概念在2014年初被愛奇藝提出,沿用至今。目前,網大產業鏈從劇本、拍攝、制作到宣發、分賬等已經較為完整,商業模式則依托平臺(視頻網站)分賬。
雖然稱為“電影”,但網大整體的門檻比院線低很多,更像是電影產業的“藍翔技校”,在既有的規則下,懷揣著電影夢想的人去適應、試手、提升……過程中帶動了產業,也同時倒逼出專業水平。
試水網大
宣發團隊開始涌現時,這曾是一個偽概念,多數人起初并不理解,認為只是一個把視頻上線的工作。
新片場副總裁徐增新回憶,去年年底的一個中午,CEO尹興良告訴他,“我們做網大吧”,當天下午,徐增新一個人就開始干了,當時的他對網大幾乎一無所知,連如何發郵件、怎么做海報的基礎工作都不懂。
之后,他買了兩個驚悚題材的網大試水。“通過這兩個片子,我們基本把行業摸透了。”他說,“這是一個付費會員的市場,核心KPI是拉新(付費)會員。”
行業內的頭部玩家都已看懂這個邏輯。這本質上不是對院線的補充,而是平臺商業模式進入C端付費后,為了拉動付費而產生的市場。而各家的收益除了少量的廣告植入,都來自平臺的分賬。
映美傳媒聯合創始人高銳告訴記者,目前的分成模式為單次點擊“分賬+補貼”。平臺會對電影分級,不同級的分賬金額不同,如愛奇藝S級片單次分給片方2.5元;后期根據宣發效果,給予最高1元的補貼。
愛奇藝把補貼稱為營銷獎勵,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告訴記者,好的作品放到平臺上需要被更多人知道,營銷補貼的設置是為了推動科學的宣發體系。
分賬存在風險。早期進入網大的正暉資本投資副總裁崔喆告訴記者,回本率正在變低,只有少量的項目是盈利的,投資回報率已經不如從前。
在淘夢網創始人陰超看來,要實現盈利,本質要抓住用戶的喜好需求,他將這種能力歸納為“網感”,觀眾的喜好是隨時變化的,需要用內容引導觀影需求。
作為全產業鏈布局公司,新片場的網大團隊包括制片人、工作室、代理發行和投資,今年以來,每周會上線3-4部片子。
徐增新介紹,在項目立項之前,公司內部的投決會先進行打分。CEO、宣發團隊、BD(商務)、制片人各占一票,各維度判斷項目可行性和投資回報。
映美傳媒的業務正在從發行、擴大至全產業鏈。除了自有宣發業務,也投資了制片、編劇、制作團隊,并成立基金。在高銳看來,映美擁有宣發嗅覺,可以更多參與到上游、給予意見幫助。
“規則”制定者
之所以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概念,楊向華表示,在微電影產業經歷了一輪發展沒落后,出于滿足用戶不同需求、拉動付費會員的目的,愛奇藝對此類內容有很大需求。為了區分微電影,提出了“網絡大電影”的概念。
他開始思考,要引入怎樣的片子?怎么引入?用怎樣的商業模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愛奇藝制定了自有的審查機制。
目前,網大審批權集中在平臺,廣電總局則不定期選擇一部分進行抽查、不合格內容將予以下線。
如何在合理范圍內,又具備網絡內容的特質?把握這個尺度的任務,落在愛奇藝的審查團隊上。楊向華介紹,這是一個體量不小的團隊,經過三道審核,才可將內容上線。隨著政策的調整,平臺的自身標準也會微調。
按照傳統電影與院線分賬的大邏輯,愛奇藝設置的商業模式也是分賬。
制定分賬金額,楊向華的原則是保持平臺的收益在合理范圍內,給予片方最大的支持。他透露,目前愛奇藝網大有600多個合作伙伴,收入的50%-70%分給了他們。
由于布局業務較早,愛奇藝制定的行業規則被其他平臺沿用,包括樂視視頻、搜狐視頻都采用了分賬模式。騰訊視頻在分賬外、增設“買斷”,即一次性買斷播放權,片方收入固定的利潤。
楊向華對此樂見其成,但在他看來,分賬模式能讓產業鏈更持久。
對于網大,楊向華認為愛奇藝在做的是制定規則、引領行業趨勢。具體各方如何參與、效果怎樣,需“各自去衡量”。
一些正在被布局的業務或許代表了行業下一步的發展趨勢。
楊向華透露,愛奇藝將在明年上線部分大制作自制網大,意在推動內容精品化,給行業提供模板,幫助找到模式。
市場能否跟上平臺的自制?楊向華對此并不擔心,他相信合作伙伴的能力。為了更好的支持,愛奇藝將在外部成立合作基金。
市場上的基金也在出現,年初,正暉資本和映美合作成立了正暉映美影視投資私募基金,一期資金主要用于投資網大。
院線的加入也有一定的想象空間,楊向華表示,愛奇藝正在致力于開拓院線市場,希望讓更多傳統影視公司加入進來,把盤子做大。
目前,華誼兄弟已參與了網大《山炮進城》的聯合出品。據了解,不久后,還將有主流影視公司進入網大。
“藍翔技校”?
愛奇藝布局的另一個重點是新人培育,現已和北京電影學院合作,開設網絡大電影沙龍,提供專業支持。
徐增新表示,新片場也已和北影合作設置了“新片場青年導演獎”。
在高銳看來,網大形成了國內很好的創業土壤。“以往電影學院畢業的人可能轉行,但現在剛畢業的就出來拍片子,網大是最好的渠道。”
更進一步的邏輯在于,處在規則之下的網大市場,對從業者的能力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高銳舉例,在海報的制作水平上,網大已經超過了院線。由于觀眾可選擇空間大,海報好才有人點擊,這倒逼提高了物料的水準。
在陰超看來,網大也是國產電影對類型片探索的機會。目前,國內票房靠前的影片主要是喜劇、動作類,其他類型的很少。低成本的網大給了導演們探索其他類型片的機會。
資本的態度也形成了倒逼機制。實際上,對市場足夠了解的投資者對網大還很謹慎。崔喆告訴記者,目前真正進入市場的資本不是太多。
正暉資本自身對網大的投資視角也在發生改變。“今年以來市場的變化,已經讓行業開始洗牌。失敗率變高,片子掙不到錢,資本會更加謹慎。以往策劃到回款是6到8個月,現在可能一年,現金流不夠去運作。”
行業內沒有一家異軍突起的、有潛力的公司,也是崔喆選擇冷靜的原因。產業鏈整合可能是一種趨勢,如投資宣發、制作公司。
楊向華透露,未來愛奇藝也會考慮和一些網大公司深度綁定合作關系。
從產業層面看,整體盤子雖然不大,但產業鏈正在完善,包括出現網大電影節,也是市場成熟的標志。
作為電影金字塔塔基的網大,是培養人才的不錯選擇,對人才的科學引導,會帶來優質內容的增加。而回到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上,好內容增加也將刺激付費會員增長。
在雞與蛋的關系中,誰影響誰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帶來的產業影響。目前,一些有官方背景的頒獎禮已增設了網大獎項。網絡大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有很多故事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