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姐好餓》備受關注。

《了不起的孩子》小演員表情多多。

許晴擔任《奇葩說》嘉賓。

寧靜、薛之謙亮相《火星情報局》。
2016年的網絡綜藝市場注定是一片紅海:視頻網站奮力布局純網綜藝,電視人不斷地向網絡遷徙,網綜市場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業內有統計數字指出,截至今年10月,各大視頻平臺已經和即將上線的網綜節目估計超過100個,市值突破2015年規模已無懸念。如今,純網綜藝爆款與播放量齊飛,那些叫好又叫座的網綜到底有沒有套路?
發展快:新網綜時代觀眾目不暇接
這兩年,綜藝節目的“高燒”持續未退。2014年,《你正常嗎》、《奇葩說》橫空出世,網絡綜藝開始真正進入大眾視野。到了2016年,網絡綜藝實現大爆發。以《火星情報局》、《明星大偵探》、《約吧大明星》、《放開我北鼻》等為代表的網綜,內容質量、收視數量都可與電視綜藝相匹敵。無論在內容制作還是商業價值實現層面,都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想象,且版圖仍在擴張。
有數據顯示,2016年各大視頻網站已經上線和計劃上線的網綜總數量估計超過100檔,包括以音樂節目、戶外真人秀為主的大眾題材和以脫口秀、時尚類、親子類、生活方式類為主的垂直細分題材。就質量而言,網綜的制作規模和水準都已可與電視綜藝一較高下,這也可由播放量產生的數據來佐證:行業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增的26檔節目總播放量就高達63.06億次,全網排名前20的網綜播放量更是累計達到73.49億。從剛剛更新的數據看,剛剛收官的《偶滴歌神啊》單季播放超6億,三季總點擊量破20億,兩期播出后的《爸爸去哪兒4》總播放量突破5億……可見,優質網綜越來越受觀眾青睞。
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網綜熱潮必將持續。近日,愛奇藝宣布《姐姐好餓》、《愛上超模》等明年將迎來全面升級,而庾澄慶領銜的《顫抖吧歌神》將取代《偶滴歌神啊》,以充滿網感的方式再現民間歌神PK。優酷也宣布會繼續攜手《火星情報局》、《拜拜啦肉肉》等已經收獲不少忠實粉絲的節目,還會推出全新節目。
觀門道:決戰網綜界,原因其實很簡單
有什么原因促使視頻網站巨頭們將注意力放在了自制網綜上?
一位視頻網站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引進綜藝網絡版權的高額花費與它能給視頻網站自身帶來的收益并不成正比,與其斥巨資引進,還不如自力更生,更多地從自制節目入手。
除了《奇葩說》、《拜托了冰箱》、《火星情報局》等視頻網站招牌節目之外,大多數視頻網站的自制類節目無論是細節處理還是嘉賓陣容都顯得不那么“高端”,但記者卻了解到這些自制網綜節目幾乎沒有虧錢的,每一部都在賺錢,因為網絡綜藝的成本相對較低。網綜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可以自己造星,《奇葩說》里的奇葩議員、《拜托了冰箱》里的冰箱家族等等,都是網綜自己造星的結果。
顯然,要論與廣告商訴求的契合度,引進綜藝也遠遠不如自制節目。馬東曾透露,他們在廣告的場景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正因為前景良好,如今視頻網站都致力于把王牌節目培養成好IP,接下來或許就是開發一條全新的產業鏈。
套路多:網感體驗戳中年輕受眾
在這個網綜崛起時代,什么樣的網綜才具有爆款相?從若干已經成功的爆款網綜里不難發現,強調體驗和參與的“網感”,網綜在打動年輕受眾的路上有自己的套路。
調動受眾參與性
如今,網絡綜藝繁多,觀眾受到的節目誘惑也非常多,因此,如何“抓住”觀眾的心,首先要從內容上調動觀眾的參與性。《偶滴歌神啊》讓觀眾參與到甄別音癡的節目內容中來,而《明星大偵探》則把每一期節目作為一出偵探劇,懸念讓觀眾欲罷不能。
此外,《奇葩說》節目中的辯題都是不分對錯的選擇題,觀眾明知道這些辯論沒有結論,但又都很想知道別的年輕人如何思考、如何選擇,并參與到辯論中去暢所欲言。
名人效應很吸睛
不少觀眾發現,曾經活躍在各大衛視的一線主持人,如今紛紛轉身變成網絡綜藝主持。他們的網絡表現如何?因此,何炅、汪涵、謝娜等的新節目都第一時間獲得粉絲們的關注。其中,何炅可以與小鮮肉王嘉爾在《拜托了冰箱》及《透鮮滴星期天》中組CP,也可以在《明星大偵探》中與撒貝寧斗智斗勇。汪涵的網綜首秀《火星情報局》第一季已圓滿收官,而另類音樂網綜《十三億分貝》則主打方言互動歌唱。
此外,今年備受關注的網綜里還有小S的《姐姐好餓》,黃渤、黃曉明、陳偉霆甚至馮小剛等表露真性情成為節目最大的看點。
親子展現萌態足
在熊孩子當道的今天,親子教育、親子關系在社交網絡上的討論度也越來越高,因此,萌娃坐鎮的親子節目話題度居高不下。
從前期的播放數據來看,芒果TV《爸爸去哪兒4》在網絡手段介入之后換發了新的熱潮,“阿拉蕾”、“董大力”、“小亮仔”等熱點搜索的出現,可見從社交媒體熱度上看《爸爸4》口碑不俗。《了不起的孩子》由孟非和昆凌主持,最大的看點是孩子們充滿意外的表現。《放開我北鼻》則打造真人版萌娃養成游戲,實現了點擊率與口碑雙豐收。
輕松下飯“口感”好
美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美食類網綜不僅提供了有趣的舌尖美食,也提供了茶余飯后的精致八卦。
其中,《拜托了冰箱》由何炅和王嘉爾組成主持團,深扒藝人的冰箱以及衍生出來的“私密”故事,成為網友心中一道“下飯綜藝”。黃磊和海泉的《穿越吧廚房》則通過美食味道探索個人記憶,節目設置了各類趣味美食游戲,充滿懸念又逗趣橫生。
嫁接直播模式新
在直播成為網絡風口的當下,網綜迅速跟直播嫁接,這一新的模式也逐漸為觀眾接受。
王思聰打造的《Hello!女神》是首檔直播平臺互動養成秀,滿足網絡受眾對真人秀“真”的要求。騰訊視頻最新推出的《看你往哪跑》則網羅了張繼科、孫楊、賈乃亮和徐海喬化身獵人追捕粉絲,網友們還可以通過直播全程參與其中。(記者 莫斯其格)
娛評
網綜“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文/莫斯其格
根據CNNIC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29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比高達53.4%,年輕用戶日益成為當下市場的核心群體。從受眾數據來看,年輕人也當之無愧地成為“網綜”主要觀看群體。
如何更好地調動年輕用戶的參與熱情,成為各視頻網站角力的焦點。因此,在談到網絡綜藝時,“體驗”、“年輕化”、“互動”等一向是最被強調的關鍵詞。不過,網絡綜藝和傳統綜藝真的有很大差別嗎?馬東的觀點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其實每一代年輕人都是一樣的,相比你做出來的節目是不是好玩,更重要的是價值觀。”
但是,“爆款”相對網綜總量來說并不算多,而且如今不少網綜被指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意。去年,《拜托了冰箱》走紅,今年《姐姐好餓》、《美食臺》、《你看起來很好吃》等美食類網綜就紛紛上線;玩音癡概念的《偶滴歌神啊》走紅后,《對口型大作戰》、《誰是大歌神》、《看見你的聲音》等節目也從不同方式去玩“音癡”這個概念……可以說,視頻網站的“追隨戰略”,除了創意貧乏的原因之外,也有自己的考慮,首先這是一個保守戰略,追隨成功節目的成功率相對較高。而且,同類節目的推出必然會削弱已成功節目的影響力。不過,對如今網綜最看重的年輕觀眾來說,“追隨”想必不是一個好策略——年輕人更愿意接受新鮮食物而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沒有“創新”又如何能獲得年輕受眾的青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