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由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影新視野基金、青年電影創作者平臺filMarathon共同主辦的“全球AI電影馬拉松大賽”公布評選結果。
此次大賽上,由來自未來電視有限公司旗下“劈叉兒AI工作室(PX Studio)”的兩個參賽團隊打造的AI短片《哪吒之千年小學霸的非正常日常》(AI不摸魚團隊)、《哪吒之逆鱗之心》(蹲蹲與花生團隊),從來自全球180多座城市的700多支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80強,也成為未來電視積極擁抱AI,并以AI賦能視聽的又一體現。
傳統故事元素+現代AI技術,探索“IP+AI”的無限可能
在AI浪潮推動下,如今的影視創作行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AI技術日新月異,影視創作的“所想”到“所見”之間的時間正極速縮短,全新的AI創作流程已逐步形成。這是一場馬拉松,每個身處其中的從業者都在用實際行動給出自己的現實解答。
今年4月,為了在全球范圍內發掘和尋找優質AI影視創投項目,吸納和招募全球“AI+”影視方向頂尖人才,建設全球影視產業AI合作生態,“全球AI電影馬拉松大賽”正式啟動,以項目聚人才,以人才鏈技術。
據了解,作為上影全球創作者計劃的先導項目,此次大賽采用“神話世界賽道”和“科幻宇宙賽道”雙賽道設置,在為期3周的賽程中,參賽團隊需使用50%以上的AI技術制作2-3分鐘的命題概念短片,評分維度包括角色、場景和故事的構建等。
此次未來電視旗下“劈叉兒AI工作室”兩團隊入圍的兩部AI作品,正是大賽“神話世界賽道”中的代表性作品,基于上影開放的正值上映45周年的經典IP《哪吒鬧海》,兩個團隊分別以不同的創意和視覺呈現,通過AI對其進行了二次創作。
《哪吒之千年小學霸的非正常日常》,哪吒從古籍記載中的神話人物,變成了一個現代社會背景下樂于助人的“三好學生”,“我是小哪吒,踏火行天涯,畫畫不用墨,吹氣成云朵”,輕松活潑的卡通風格,疊加“超級英雄式”的敘事模式,給這一經典IP賦予了新的內涵。
與《哪吒之千年小學霸的非正常日常》不同,另一部入圍作品《哪吒之逆鱗之心》則以3D動畫的形式追求更加精美的視覺效果,尤其是利用AI對古代建筑、神話場景、傳統服飾等元素的融入,把細節感拉滿。在敘事方面,該片通過“心海鏡”這一概念,講述了小哪吒以魔丸之軀與命運的抗爭過程,并借此實現了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另一種詮釋。
可以說,這兩部不同風格的作品,都完美地融合了中國傳統故事元素與現代AI技術,并和其他入圍作品一起,實現了此次大賽“神話世界賽道”希望延續、弘揚中國動畫學派,讓中國傳統動畫風格在技術和青年創作者的助力下煥發新生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也讓人們看到了“IP+AI”的無限可能性。
擁抱AI新時代,創造AI新價值
“劈叉兒AI工作室”是未來電視旗下的一家致力于融合視覺藝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型工作室,工作室由一群充滿激情和創意的視覺設計師、AI專家以及跨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
工作室一方面追求技術前沿的突破,深入挖掘AI技術在設計內涵上的應用潛力,創造既富創意又滿載情感的故事,通過作品傳遞溫度,觸動人心;另一方面,借助AI的強大力量,跨越文化和語言的界限,使設計作品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共鳴,同時積極在設計界推廣AI設計理念,助力行業的整體轉型與升級。
其實,除了此次大賽上成功入圍全球80強的兩部動畫電影作品,“劈叉兒AI工作室”從2013年至今,還推出了包括原創AI驚悚動態漫畫、AI早教、AI互動游戲、微短劇、原創歌曲、原創虛擬偶像等項目在內的30多個IP,上線節目313條。
以原創IP《蹲蹲與花生》為例,在跨平臺的廣泛傳播過程中,不僅吸引了一大批高粘性用戶,實現了較高的付費轉化率,還衍生出了《寶寶的睡前故事》《氛圍空間》《奇妙畫廊》《大自然小發現》等多個節目,更是在此前優酷舉辦的兩屆“少兒AIGC視頻制作大賽”上連獲大獎。
隨著這兩年AI技術的加速,工作室也基于SD重繪、AI圖片補幀、圖生視頻/文生視頻、AI音頻等技術優勢,打造出了高效的內容生成引擎,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由此,工作室也愈發成為未來電視旗下一支強勁的AI生力軍。
如今,技術涌現的進化力量正在重塑視聽產業全景,當門檻驟降,邊界碾平,在積極擁抱AI的同時,堅持長期主義與價值創造,才能實現新的躍遷。若結合此次大賽來看,不管是“劈叉兒AI工作室”還是未來電視,布局以“AI+影視”為代表的全新賽道,正是擁抱新時代、創造新價值的重要一環。
尤其對未來電視而言,隨著AI全面滲透到整個視聽行業,從以AI智能創作為代表的內容供給,到垂類個性服務的場景需求滿足,再到自然語音交互下的平臺鏈接……近兩年,未來電視正對AI進行著多維度的探索。
而從此次未來電視憑借兩部入圍作品展現的AI技術在電影創作中的潛力不難看出,在其全面擁抱AI的過程中,新的價值邊界正在不斷被觸及,新的產業敘事也將不斷被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