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豪車呼嘯而至,隨著急促的剎車聲,從車內走下一位趾高氣揚的年輕女子。在數位身著黑色西裝、戴著墨鏡的保鏢注視之下,前一秒還對著門口迎接她的白發老人說著“爺爺,我已拿下千億訂單”,后一秒卻口吐鮮血暈倒在地,奄奄一息。危急之下,白發老人立即宣布,要花百億美金懸賞良醫……這是微短劇《女總裁的貼身醫仙》第二集的劇情。這段僅1分04秒的豎屏劇集,在流暢的運鏡、緊湊的剪輯和驚悚的氛圍下,劇情得以步步推進。有網友直言,最初刷到這條短劇片段時認為,“劇情有些狗血,打發時間而已”,豈料之后一發不可收拾,“現在追微短劇上頭,到凌晨兩點不睡覺,看到劇情高潮處就忍不住付費解鎖下一集。”
在故作姿態、冗長注水的影視劇充斥熒屏,受眾審美疲勞的當下,《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脫韁》等微短劇在社交媒體上異軍突起乃至爆火,為廣大受眾帶來新的觀劇體驗。
所謂微短劇,是指單集時長短于傳統電視劇、制作成本較低、主要以手機小屏方式傳播、網絡達人參與制作的一種新型影視形式。微短劇一集通常在10分鐘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分鐘,全劇加起來也只有20分鐘至2小時。相比傳統電視劇,網絡微短劇具有短平快、腦洞大、爆款多的特色優勢。不得不說,網絡微短劇的沖擊波來勢兇猛,甚至書寫了主流電視劇難以匹敵的造富神話。
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4年微短劇規模將超500億元。橫向對比,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549.15億元,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逼近電影票房的七成,有望成為娛樂行業最大贏家。可以說,2023年是微短劇的井噴之年,抖音上播放量破億的微短劇達500部,快手微短劇日均日活躍用戶數量達2.7億。以《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為例,該劇上線當天就沖上DataEye短劇熱力榜第二,單日充值超過2000萬元。
微短劇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短。在這些極度濃縮的短劇里,情節跌宕起伏、臺詞犀利、“爽點”密集,每一幀都緊抓觀眾的眼球,令人欲罷不能。盡管微短劇的觀看門檻相對較低,但價格不菲,有時甚至超過一般的電影票價和長視頻平臺會員費用。以小程序上的短劇為例,此類短劇通常超過100集,每集時長在1至2分鐘,每集收費在0.8至1元之間,想要完整觀看一部短劇需要近百元。微短劇成為“日進斗金”的利器,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但與此同時,微短劇的價值取向、思想傾向的把控,也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去年曾在短短三四天內引爆整個短劇行業的付費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是非觀念混淆,已被全網下架。該劇被視為是《甄嬛傳》和《延禧攻略》的合體,講述的是庶女復仇的情節,但為了制造足夠的“爽點”,充斥著大量極端情緒的宣泄。
那么問題來了:微短劇能否成為既有市場價值,也有思想藝術價值的精品佳作,從而為廣大受眾帶來積極健康的審美體驗呢?這是擺在微短劇創作方面前的一項回避不了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隨著市場不斷深化,不同于“土味”“沒營養”的商業劇,越來越多的精品劇成為受眾新的選擇。這些精品劇以“短劇+直播”“短劇+旅游”“短劇+非遺”“短劇+IP”“短劇+特產”等形式拓展了微短劇的更多可能。2024年初,廣電總局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積極引導微短劇與傳統文化、旅游資源、線下經濟交融交匯。其本質就是以熱播的微短劇為媒介,有效帶動各地“出圈”。令人欣喜的是,這些高質量的精品微短劇創作帶來了朝向積極健康方向的價值拐點。
微短劇的題材與類型也在逐漸豐富,從古裝、穿越、奇幻的傳統領域,到現實題材的深入挖掘,創作者們開始注重故事的質感與精致的視聽表達。非遺題材微短劇《我的歸途有風》改編自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講述了一位都市白領回到四川樂山挖掘非遺美食的故事。該劇保留了電視劇版溫暖治愈的底色,呈現出高濃度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情緒,劇中對蹺腳牛肉、金錢蛋、燈影鍋盔等樂山美食的展示,吸引了許多網友前往樂山打卡,達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應。都市題材微短劇《大過年的》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了8億。該劇以“過年”為落腳點,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妻回家過年的啼笑皆非的故事。《超越吧!阿娟》是動畫電影《雄獅少年》的衍生真人短劇,講述了小鎮青年阿娟到大城市闖蕩開舞獅館,歷經挫折仍心懷理想的故事。片中的主角阿娟是個小人物,面對艱難困苦,依然保持樂觀和積極。短短13集的體量,每一集都講了一個完整的小故事,給觀眾帶來笑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大過年的》的劇本創作取材于生活,真實而戳心的細節,收獲了觀眾的共鳴。《變相游戲》沿襲“反詐”主題,涉及直播間詐騙、AI科技、地方商戰等多重劇情元素。除了揭秘高科技騙術,也嘗試在社會價值層面觀照人性,引發大眾共鳴。
精品化、高質量的微短劇,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社會熱點話題,將現實生活融入創作,使作品既有深度又有溫度,不僅提升了作品的視覺效果,也豐富了藝術表現力。當市場迎來轉變,微短劇的精品化必將成為大勢所趨。換言之,內容為王、高質量制作,將成為引領微短劇創作成功的價值拐點與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