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主播”丁丁是一名“80后”志愿者,她最近在直播平臺上跟大家分享了發生在四川百丈鎮的紅軍長征故事。隨著這場直播的開始,中國文明網“我走你的長征路——聽‘80后’講長征路上的故事”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拉開序幕。另外,“搜狐名人馬拉松”第六季也在搜狐旗下千帆直播平臺上以直播形式呈現,號召全民運動。
直播不等于年輕貌美的網紅。當“直播+正能量”成為新風尚,就可以借助網絡讓正能量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讓這一新媒體成為關注生活、融入生活、積極擔當的新工具。
當網絡直播平臺不打擦邊球,不靠噱頭效應吸引眼球,而依靠創新求發展,靠“內容為王”的定位吸引受眾,就能擺脫盲目跟風、格調低俗,在氣質上高人一籌。這一網絡新業態也會因此擁有厚重的職業內涵、商業美德,擁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才能成為受人歡迎的“好行業”。
互聯網發展歷史表明,作為一種新業態,網絡直播只有和火熱生活、歷史敘述親密融合、同生共長,讓人們感受到蓬勃的生活美、時尚美和道德美,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否則,總是停留在對睡覺、吃飯等“宅生活”的關注上,“風花雪月小我腔”,再新潮的事物也會成為“帶病的業態”,后續乏力,行之不遠。
針對個別直播平臺出現的問題,相關部門對網絡直播嚴管不懈。例如,文化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將違法違規網絡表演經營單位和表演者列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但仍有人頂風而上,或用人體缺陷等方式招徠用戶,或以恐怖、殘忍、摧殘表演者身心健康等方式偏激突進,或在刺激動作上動歪腦筋。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監管甚至法律更強有力的介入。
存在問題的網絡直播會給公序良俗、價值發展帶來隱形污染。對于數字時代各種娛樂消遣性工具對青少年的影響,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克·博伊爾萊的提醒同樣適用于我們:“這些東西正在妨礙他們對歷史、公民義務、國際事務和美術等成年人的現實世界進行重要的接觸。”
我們期待更多的正能量網絡直播出現,以公共責任、法律為底線,以陽光優雅的品質為追求,推進自媒體繁榮、凈化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