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被譽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后計算平臺又一大事件的VR成為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香餑餑”,火爆程度絲毫不亞于直播。6月28日,由網易科技和網易新聞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上,網易傳媒CTO羅尚虎宣布將聯合清華大學、AMD以及網易杭州研究院、網易游戲等共同發起成立VR領域實驗室——“VR Dream Lab”,打造連接平臺、孵化VR內容,為“VR元年”紀事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羅尚虎在以“超越想象”為主題的未來媒體發展趨勢演講中表示,VR的出現幫助我們超越對資訊形態的想象,定位為內容生產者和技術應用者的網易新聞在不斷致力于突破傳統報道框架的過程中,也會擁抱所有堅持VR技術創新的伙伴,攜手助力未來媒體升級。

VR助力“第一視角”新聞
2016年被稱為“VR元年”,但其實VR技術本身卻有著一段復雜的“前世今生”。羅尚虎表示,第一臺頭戴式設備出現在50年前,直到90年代中后期,國內高校計算機圖形學開始做一些VR的研究,但VR的觀感大部分還停留在教科書的數據分析上。20年過去,VR開始在游戲、影視等領域邁出“成熟應用”的步伐。
而VR和新聞報道之所以能產生“化學效應”,在于這項技術創造的“沉浸”式觀感和新聞報道還原真實新聞現場這一訴求的強大契合。羅尚虎解釋,“在描述的視角上,傳統的視覺報道中使得受眾往往通過屏幕間接進入某個場景,場景代入感不強。而VR頭戴設備把用戶封閉在一個空間里,在這個空間里用戶的感知都來自于封閉的傳感的世界,從視覺到大的運動本身都是來自于這樣的一個封閉的空間。用戶本身不再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而是這個世界里的一個參與者,參與到新聞的場景和新聞的故事里面去,甚至于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交互技術讓用戶和這個世界產生“互動”,完全革新了用戶的新聞閱讀方式,使得‘第一視角’新聞體驗成為可能。”
VR報道體驗和應用場景探索
在演講中,羅尚虎以網易新聞今年以來的幾個VR報道創新案例為基礎,分享了當前媒體VR報道在需求挖掘、場景選擇、交互體驗上的一些經驗。今年年初網易新聞推出的《春運百態圖鑒》,主要在全景技術場景化和交互化方向做了嘗試,如在全景圖片中插入動畫和交互元素,場景切換則使用“闖關”模式。而《大會堂漫游指南》則主要在游戲化敘事方式上進行了創新,成為主要的用戶刺激點。
羅尚虎認為,相比于全景圖片報道,“切爾諾貝利30周年”和“漫游波音787-9客機”兩個VR視頻策劃則將VR報道的情節化、交互化、沉浸感推進到了新的高度。在切爾諾貝利VR報道中,用戶均以新聞主角“瓦西里”的第一人稱視角,在報道所設定的場景中,根據建立在大量真實材料基礎上的邏輯劇情敘事,“親歷”核災難發生的全過程,這種視覺沖擊力是傳統圖文報道難以企及的。而“漫游波音787-9客機”不僅是網易新聞第一次在商業合作中使用VR技術實現變現,報道中對于用戶好奇中國首架波音787-9交付這一需求挖掘、客機機艙這一VR適用場景選擇,對于VR報道策劃都具有較強指導意義。
未來VR報道的方向和難題
在當前新聞報道行業,媒體普遍受制于VR內容生產方向的難以把控,尋找技術和內容契合點或將是媒體VR報道首先要攻克的議題。羅尚虎表示,并不是什么性質的報道都適合用VR,VR是內容呈現形式上的創新,只有與何時的需求結合才有意義。
但羅尚虎同時強調,沒有VR技術的進步,VR內容生產也就無從談起。當前VR報道主要為觀看體驗創新,在人機交互上還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鑒于目前全球在這方面也沒有很優秀的案例,VR新聞未來可以借鑒游戲行業的交互經驗,實現游戲化+VR技術的結合。此外,頭戴式顯示設備產品的升級和普及,也是VR新聞推廣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從靜態的全景的圖片到更具沉浸感的VR視頻報道,每一步其實我們都覺得VR技術對媒體的升級上確實有非常大的助力。”羅尚虎表示,VR dream lab成立后,首先將作為連接平臺,推動VR資源和技術的全網共享與用戶普及,連接全VR產業鏈;另外在孵化VR內容上,網易將與AMD合作共建VR體驗館,參與策劃、創作和推廣VR內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