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的是事,說的是理”,轉眼間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已經伴隨了廣大觀眾六年之久。自《談事說理》播出以來,節目一直致力于挖掘典型案例,解讀專業法律知識,堅守法治精神,譜寫法治藍圖。

節目開播以來,部分選題吸引了公檢法等多部門的關注與參與,其中做客最多的是河南省十佳公訴人、未檢標兵陳金榮檢察官以及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陳利警官。說到與《談事說理》的共同點,陳金榮和陳利表示:這是同樣的一份“堅守”,同樣的一份“不忘初心”。

陳金榮檢察官說:“作為一名檢察官,為更多人尋求公平正義,是我要堅守的職責所在,因為它關乎的是無數個家庭的平安幸福。身體力行,為黑暗中遮蔽的事實帶來亟需的光明,是我持續的堅守。我以為的“堅守”是一份信念,它存在于我的眼中、心里、筆尖。”

陳利警官說:“為什么要從事普法工作?我想,如果社會上的人們法治觀念淡薄,那么我們一直在倡導的法治建設則是一紙空談。普法是一項艱巨而深遠的任務,也是我們一直在堅守的責任。我以為的“堅守”是一份執著,執著于讓更多的人知法、懂法、用法。”

《談事說理》說:“案例是活的法律,能為人們提供行為引領,樹立行為規則。我以為的“堅守”是一份榮耀,群眾的贊譽背后,是《談事說理》未被看見的努力。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讓法治觀念浸潤人心正是節目的標尺。”

“堅”是一種挺拔,而守卻是一種柔情。“堅”執住生命所不愿放棄也不能放棄的,“守”護住一種思往古之悠情的情懷,一種古道熱腸的衷情。《談事說理》,六年堅守,篤定前行。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