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許多動漫迷來說,動漫世界中第一位超級英雄自然是穿著紅褲衩的Superman(超人)。試想一下超人不再由西方男性形象代言,而是一名中國人,他會是什么模樣?美國動漫巨頭公司,DC漫畫公司為大家揭開了問題的答案。
近日,DC漫畫公司宣布,將在全新的超人系列漫畫中,推出超人漫畫史上第一位中國超人,孔克南,他將繼承超人的力量在動漫世界中維護正義。
業界認為,中國超人形象問世,反應出美國動漫對中國動漫市場的看重,這是當前國內動漫市場欣欣向榮發展下的縮影。但另一方面,我國動漫市場大而不強,為美日動漫公司留下了極大發展機會,亟待改善,以提振國內動漫產業發展。
政策扶持 國內動漫產業規模破千億元大關
動漫產業被譽為朝陽產業,它包括動漫生產、動漫作品展示、衍生品開發與衍生品銷售等環節,涵蓋動漫圖書、漫畫報刊、動漫影視、動漫音像制品、動漫舞臺劇等直接產品和動漫服裝、動漫玩具與動漫游戲等眾多方面。
近年,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動漫產業發展。2008年,文化部出臺了《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原創能力、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產業鏈整合、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推動動漫產業繼續發展;
2012年7月,《“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促進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食品、文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延伸動漫產業鏈,擴大動漫產業的盈利空間和市場規模,大力發展動漫品牌授權業務,推動各環節企業的互動合作;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網絡視聽、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新興產業”等內容。數字出版為國家規劃所認可、采納,并在規劃中得到體現,這對數字出版和動漫游戲產業進一步發展將起到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受政策利好影響,國內動漫產業快速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動漫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14.8%,在政策力挺動漫產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未來動漫產業將保持在每年20%以上的增速發展,預計2015年動漫產業總規模可突破1200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動漫產業大而不強 上中下游問題明顯
目前我國共有動漫企業4000余家,專業人才接近22萬人,從業人員達50萬人。其中,年產值在3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超過20家,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有10余家。
產業分布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以廣東、上海、北京為首,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奧飛動漫、華強動漫、騰訊動漫、中南卡通、炫動傳播、淘米動畫、央視動畫等企業作為動漫產業第一陣營,發展備受關注。
從動漫企業、作品和從業數量來看,我國無疑是動漫大國,不過從動漫作品質量、盈利和影響力來看,我國還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又較大差距。
上游環節我國偏重于對成功作品的模仿,缺乏創意創新、缺乏專業人才;中游制播環節,我國盈利模式尚未成型,早期缺乏對動漫品牌授權的認知,導致動漫公司喪失了衍生品市場巨大的盈利空間;下游消費環節,受分級制度缺失影響,國內動漫多是針對低幼兒童,動漫題材單一,因此消費群體單一。
互聯網+領銜 三大轉型將引爆動漫產業
綜上,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引爆動漫產業,首先需要政策進一步利好動漫產業發展。具體有兩方面:其一,建立分級制度,擴大消費人群,從而提高動漫市場活力;其二,加大在動漫創作領域的補貼,以刺激動漫上游內容創作熱情,為中下游發展起一個好頭。
其次,重視動漫產業品牌授權,提高中游盈利能力。動漫品牌授權是動漫產業重要的收入來源,在日本與美國,經典的動漫形象授權不菲的收入,如“米老鼠”每年授權收入可達18億——22.5億美元;日本動漫形象“皮卡丘”僅日本國內每年的版權收入就有1000億日元。而我國喜洋洋2015的版權費僅有10億元,這也意味著國內動漫授權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動漫衍生品以動漫玩具、動漫服裝和動漫出版物為主,其中動漫玩具占比最高,超過一半;其次是動漫出版物,占比為16%;動漫服裝則僅占比4%,需要在未來得到快速發展,同時新興衍生品類型也亟待擴展。
最后,積極擁抱互聯網。傳統紙媒落后,動漫“觸網”成為發展大勢,也是未來動漫產業轉型的重點方向。互聯網平臺播放動漫作品,是互聯網+動漫的表現形式之一,目前已經誕生了誕生了A站、B站、酷米網、淘米視頻、百田卡通等一批垂直動畫視頻網站,一些視頻網站甚至引領了國內的“彈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