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下一步仍將是內容為王。”被譽為“中國風投第一人”的IDG全球常務副總裁熊曉鴿的這一觀點,在近日于湖南長沙召開的2016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上被再次放大。語音未落,包括吳曉波頻道、酷狗音樂等在內的一批移動端內容項目在長沙高新區紛紛簽約落地。在PC互聯網時代已經落后的湖南,這一次能否借移動互聯網的風帆重新出海?
“娛樂之都”借帆出海
欲開啟后電視時代?
在電視時代風生水起的湖南衛視,不僅打造了一批草根明星,成就了“電視湘軍”,也讓長沙被冠上了“娛樂之都”的名號。然而當內容與技術合流的時代洶涌而至時,它的反應卻似乎有點慢。
作為在互聯網領域耕耘多年的投資大佬,熊曉鴿盡管投了不少技術型公司,但一直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內容。2010年,他開始投資電影。他在公開場合甚至表示,最大的夢想之一是將投資打造的國產電影送進奧斯卡。
縱觀國內影視頻“江湖”,盡管已有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院線大佬,也有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土豆等互聯網軍團,還有嗶哩嗶哩等后起之秀,但能與BAT相比肩的超級公司并未出現。熊曉鴿也一直在尋覓。2015年,視頻公司暴風科技在A股逆襲上市,熊曉鴿正是其主要幕后推手。
而此時,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湖南本土高校培養的IT人才留在長沙的尚不足20%,這直接導致了湖南在第一波互聯網時代錯失機遇。
2015年底,馬云造訪湖南廣電。這被業界解讀為阿里巴巴有意投資湖南廣電斥重金打造的移動互聯網視頻平臺——芒果TV。一時間,湖南IT人才回流的跡象開始顯現。
傳媒“湘軍”集體“觸電”
移動內容產業版圖初現
在岳麓峰會期間舉行的項目簽約會上,還出現了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身影。他率團隊分別牽手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與長沙高新區管委會,與前者聯合設立首期達1億元的文化產業基金,用于內容生產和發行等泛文化領域投資,并加入后者推出的以扶持青年人創業為己任的“柳枝行動”。
不獨吳曉波,國內領先的數字音樂交互服務提供商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當天簽約成功,將在長沙設立區域總部。湖南本土的一家虛擬現實技術企業,則與國內某電影網站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在VR技術影響下的后電影市場。
湖南本土傳媒湖南日報和長沙晚報,也在峰會上緊挨著“練起了攤兒”,兜售兩家各自開發的內容App“新湖南”和“掌上長沙”。而更早一步謀劃轉型的中南傳媒出版集團,則早已與華為公司開始硬軟件和內容的深度合作。
從看和讀,到聽和玩,不經意間長沙完成了對影視、傳媒、音樂、游戲等產業形態的全覆蓋。一個移動內容產業新版圖正悄然成型。
針對長沙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布局,熊曉鴿表現出了極大熱情。他表示,湖南有很好的內容產業基礎,只要發揮出創新、創業、創意“三創”的優勢,未來極有可能出現能超越BAT的公司。
業界大咖反哺家鄉發展
政策洼地或引人才回流
“在上一波互聯網浪潮當中,很多湖南人都在BAT等公司工作,但這些公司的種子都不在長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不能再錯過這次機會。”湖南有沒有可能再崛起一支“移動湘軍”?這一念頭令熊曉鴿感到興奮。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湖南人已影響了這個行業的生態。據湖南省經信委統計,目前在國內該領域近1/3的企業家都是湘籍。
于是,熊曉鴿等湘籍互聯網“大叔”開始抱團,希望為家鄉的“小鮮肉”們創業助上一臂之力。這一抱團的平臺便是“湖湘匯”。首任會長熊曉鴿表示,特別想通過“湖湘匯”投幾個湖南人創辦的好公司。
熊曉鴿等人的介入得到了湖南政界的積極回應。湖南省委網信辦主任卿立新日前在撰文論及媒體融合發展時說,要“大力培養和引進‘技術+新媒體’的復合型人才,鼓勵和吸引移動互聯網湘籍領軍人才回湘創業就業,通過‘湖湘匯’等研究機構和民間組織把他們團結聯絡起來”。而岳麓峰會的召開,本身便是長沙市市長胡衡華與熊曉鴿等一拍即合的結果。
據統計,僅2015年一年,長沙市就吸引了1825家移動互聯網企業落地,同比增長65.3%,共實現營收302.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58.1%,從業人員同比增長了39.2%。這似乎預示著湖南的IT人才回流潮已經到來。
“今年,希望政府加大對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扶持,在創業場地、人員招聘、資金募集、創業交流、創業者回鄉方面給予優惠及指導,讓更多的湘籍人才把北上廣深的速度帶回湖南。”上海創藍文化傳播公司CEO唐小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