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審美日新月異,如何為觀眾構建真實可信的時代氛圍,傳遞現實溫度,是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難題。從人物刻畫到視聽呈現,一部優秀作品的內涵與神韻,往往不止于精美的外表,更在于其呈現的文化底蘊與美學基調。

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的古裝探案劇《君子盟》,以一個個神秘離奇、錯綜復雜的案件為串聯,講述了在雍朝末年浮世之下,以蘭玨(井柏然 飾)、張屏(宋威龍 飾)為代表的幾位主人公因隱藏的驚天秘密相遇,撥開層層迷霧尋找真相的同時,也在守護內心高潔,尋找心中“良善”的故事。除卻緊湊的懸疑節奏引人入勝,《君子盟》獨特的質感呈現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傳統東方之美與現實生活質感相融,于細微之處探得含蓄內斂的人文古韻。
劇集在熱鬧鼎沸的市井生活中拉開序幕,無論是每一間店鋪攤位的精心設計,還是人物服裝的質感變化,足以窺見《君子盟》不同于以往的風格基調:不強調宏大,而從細節之處入手,一方面滿足觀眾對東方韻味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注入生活質感讓劇集更落地,進而構建一個蘊含中式美學的新世界。
雖以架空朝代為背景,但該劇堅持以人物邏輯和生活邏輯構建場景,將傳統文化巧妙融入其中。大到建筑置景設計,如伴月樓的庭院以唐宋美學的建筑風格為基底,既符合傳統建筑規則,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度演化,蘭玨的茶亭則以曲水流觴為“題眼”,與禮部侍郎的文人雅趣自然貼合;小到人物角色配樂,如身為南征軍后裔的璃娘為父復仇,最終懷著悲憤和怨恨死去,她的終曲正是選自屈原的《九歌·國殤》,一首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挽詩,真正做到了于一字一句間演繹民族氣質,一磚一瓦間注寫東方韻腳。
此外,《君子盟》還將民間風俗融于生活點滴,例如對“茶”的著重展現,蘭玨對茶的研究和喜愛既符合本人禮部侍郎的角色身份,又借復雜茶道傳遞出“精行儉德”的傳統文化,豐富人物內核。蘭玨的生辰宴上,則通過出場順序、位置安排、拱手禮細節等等,對古代官場禮儀進行了細致生動的刻畫。
《君子盟》的美學構建不止在于傳遞東方美感,更通過對市井煙火的刻畫與呈現,為劇集打造真實可信的生活質感。張屏的小小面攤便是這煙火氣的主要來源之一,不同于伴月樓的雕欄玉砌和蘭府的精心雅致,張屏的面攤雖簡單質樸,溫暖的氣息卻撲面而來。面積不大的板車上油鹽醬醋一應俱全,張屏和好友陳籌每日天蒙蒙亮時便拉著它來到市集,熱鬧的街市上傳來陣陣叫賣聲,一切交匯,讓觀眾隨角色一起步入市井煙火之中。
在這個小小面攤前,更無需揣摩人心叵測,計算官場爭斗,張屏得以回歸自己簡單的生活:盤算著賣面錢夠不夠交租子,回應著街坊四鄰的往來招呼,偶爾因科舉考試而迷惘,亦或和陳籌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產生矛盾……但也正是這些瑣事將他們同觀眾的距離拉近。一碗面里裝著溫暖人情味,如此質樸平凡的底色,真正讓這浮世“活”了起來。
古裝探案劇,看的是驚和險,品的是神和韻,《君子盟》以傳統勾勒東方美感,用人文締造時代內涵,讓觀眾在沉浸于懸疑氛圍之余,更能感受精神共振與審美共鳴。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