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嫻
日前,張家界智慧旅游平臺上線,在5G技術加持下,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旅游模式,讓游客“一機”玩轉張家界。12月1日,省工信廳公布2022年全省5G典型應用場景名單,張家界市智慧旅游成為43個5G典型應用場景之一。
“5G+”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5G+工業互聯網”更加實時高效、“5G+智慧醫療”爭分奪秒、“5G+文化旅游”引人入勝……自國家工信部去年啟動5G應用“揚帆”行動以來,湖南出臺5G應用“揚帆”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在個人消費、垂直行業、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打造一批5G應用標桿,5G應用“揚帆”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
12月1日,在連續公布四批共90個應用場景的基礎上,省工信廳公布第五批43個5G典型應用場景。“場景遍布省內11個市州,涉及16個經濟社會領域,向更多行業和企業提供具有示范意義的5G應用模式和經驗。”省工信廳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處負責人介紹。
“嘀嘀……”鋼材經過千錘百煉,從傳送帶經過檢測位置時,聲光報警突然響起,質檢工作室的電腦屏幕上彈出鋼材焊縫表面有缺陷的報告,詳細顯示鋼材焊縫表面存在的缺陷位置、尺寸等。隨后,傳送帶自動將缺陷產品運送到指定位置,進行分類處理。
湖南鋼鐵集團在衡陽鋼管、湘潭鋼鐵、漣源鋼鐵等多處開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據介紹,衡陽鋼管“5G鋼表面質檢”項目涵蓋在線監測運維、遠程控制、云計算、AI行為分析等4個子場景,通過AR巡檢將產品故障排除率提升95%以上,作業效率提升20%,運營成本降低約20%,一年帶來直接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從手術示教到遠程急救,從AI問診到5G移動急救室,此次發布的5G典型應用場景,在智慧醫療領域探索更多應用可能。
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在張家界,游客可以體驗智慧文旅“新玩法”:預訂住宿時,能獲悉停車場位置和剩余車位數量;即將前往景區,如排隊時間過長,會收到消息提醒;萬一丟失物品或迷路,可使用一鍵求助……
張家界市聯手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打造“5G+”智慧旅游應用場景,開發“一碼游”“一屏管”“一機看”等功能。通過覆蓋全市5G專網與5G切片公網,實現5G無人機視頻拍攝、5G大巴車導游監管等專網物聯,全市33個部門上億級數據通過5G專網全面打通。依托大數據中臺,讓游客便捷出行、放心消費,助力政府智能監管、商家規范服務。
5G應用落地開花,需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作支撐。湖南連續3年組織實施“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累計投資987億元。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8.8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13個;5G物聯網終端用戶超4100萬個,年均增長率達141%。
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熊琛介紹,隨著算力支撐能力提升、信息通信網絡完善、融合型設施建設不斷加快,我省著力打通5G應用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推動技術、產業、數據、標準融合,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寫入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突出數字賦能,加快5G應用,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湖南建設,為建設數字中國貢獻湖南力量。”省工信廳廳長雷紹業說。
湖南將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每年推動1萬戶以上企業深度“上云”、5000戶以上企業“上平臺”,打造100家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設智慧交通、能源、制造、農業及水利、教育、醫療等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強示范推廣。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