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宣布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之后,優酷土豆的競爭對手愛奇藝今日在京召開了年度內容推介會。愛奇藝CEO龔宇表示將繼續加大在版權內容上的投入,堅持做大內容IP(即內容的知識產權)并深化IP運營。愛奇藝預計,2016年至少推出20部大劇。
龔宇稱,與同業相較,愛奇藝更強調大的內容IP。此前,無論是采購的版權譬如《爸爸去哪兒2》、《奔跑吧兄弟3》,還是自制劇《靈魂擺渡2》,愛奇藝都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未來愛奇藝將繼續加大在內容上的力度,花大力氣打造頂級內容。
在強調做頂級內容的同時,龔宇希望探索以IP為核心的產業鏈運營,深化IP價值。他提出了蘋果樹理念,即視頻平臺或者視頻平臺的技術產品是樹干和樹枝,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各種視頻是樹葉,愛奇藝要做的是在有了樹干、樹葉之后,使其自然而然地開花結果。“樹上會有很多蘋果,有的蘋果是游戲,有的蘋果是會員服務,有的蘋果是電影票的網上銷售,有的蘋果是包括閱讀在內的其他服務等。”
“愛奇藝的這種思維越來越像內容公司。作為視頻網站,愛奇藝購買的版權,IP開發權并不在愛奇藝手中。愛奇藝若要深化IP運營,一方面需要加大自制內容的投入,培育屬于愛奇藝自己的大IP,譬如聘請一流團隊做出類似《奇葩說》的現象級產品;一方面需要加強產業鏈合作,整合網劇、電視劇、電影、動漫、游戲、電商等多領域的優質資源,形成營銷、推廣等方面的聯動。”一位熟悉視頻行業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在越來越多內容公司都想做IP一體化運營的今天,愛奇藝借視頻平臺向上游及周邊延伸的戰略,要真正落地并不容易。”
盡管落地不易,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模式卻是愛奇藝必須要走的道路。從王微最早做視頻網站土豆開始,視頻行業發展了將近十年,資本前前后后至少往里面扔了幾十億,至今這個行業還不盈利。這不得不讓人思考純粹依靠廣告能不能實現真正的盈利?
它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始探索新的變現方式。今年8月,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在優酷土豆開放生態大會上已經明確表示,未來三年內,優酷土豆將實現收入變現模式的轉變。依托網生內容,通過用戶付費及內容營銷獲得的收入將超過傳統媒體硬廣帶來的收入,從而走向持續盈利的發展新階段。阿里收購優酷土豆之后,優酷土豆還可以將自身的流量體系嫁接到阿里體系,試著探索“視頻電商”的新出路。
現在,愛奇藝已經是一個擁有億級用戶的入口。龔宇介紹,每天約1.5億獨立用戶訪問愛奇藝,使用的設備數量達1.8億。這些用戶每天觀看愛奇藝視頻的播放次數是11億次,時長為1.9億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