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云蓓(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講師)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力爭到2030年實現“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戰略目標。為此,黨中央部署了“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等十五項重大專項行動。2022年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關鍵年,以“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為例,到2022年底要求實現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于22%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具體要求家庭和個人積極主動獲取健康相關信息,提高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的能力,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
偽健康視頻泛濫,干擾正確健康知識的普及
伴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健康信息的傳播場景逐漸可視化,短視頻平臺成為健康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存在內容容量大、監管難度高等薄弱點,短視頻平臺在承載、提供和傳播有價值的健康信息的同時,也成為了偽健康視頻“繁衍”和擴散的溫床。與圖文類偽健康信息相比,由于感官性編碼,視頻類偽健康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更有誤導性。偽健康視頻的存在嚴重干擾了健康知識的傳播,影響了用戶的健康決策與行為,甚至威脅到了用戶的生命安全。例如,2021年流傳的關于“飲用高度酒精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偽健康視頻,嚴重誤導了公眾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認知。
偽健康視頻治理策略收效甚微
偽健康信息被列為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對象之一。參照治理策略的實施順序,偽健康信息治理分為事前預警、事中干預和事后糾正三種方式。事前預警強調即將接觸偽健康信息時的預防策略,通過健康科普宣傳等策略提高公眾健康信息素養,增強公眾的甄別能力。例如,國家衛健委2019年提出了建立“兩庫一機制”,并依托大眾媒體平臺,舉辦了一系列健康科普講座。事中干預強調偽健康信息傳播過程中的識別和阻斷策略,在潛在傳染源識別的基礎上,采取對潛在傳播源進行刪帖、封號及限制訪問等策略。事后糾正則強調偽健康信息傳播后的懲罰和糾正策略,采用法律法規處罰偽健康信息的生產者或通過權威媒體發布辟謠信息。
然而,與快速增長的偽健康視頻數量相比,現有的治理實踐收效甚微。其原因有三:一是偽信息治理策略的實踐應用側重于事中干預和事后糾正策略,事前預警策略未得到充分探討和應用。然而事中干預或事后糾正策略的有效性會受時間、空間、受眾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并且可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逆火效應”,增強偽健康視頻的傳染性。二是治理策略的決策層、受眾層、施政層部門協同度不足。整治偽健康視頻傳播這一亂象并非是網信部門一己之責。從事前預防的角度,短視頻平臺偽健康信息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部門對于健康教育的廣泛普及,需要媒體對健康知識的廣泛傳播,需要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降低公眾對偽健康信息的易感性。從事中干預的角度,短視頻平臺偽健康信息的有效治理需要網信部門的持續監管,需要短視頻平臺偽健康信息識別阻斷功能的持續優化,降低偽健康信息的傳染性。從事后糾正的角度,需要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需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偽健康信息的退化率。三是針對視頻類偽健康信息的人機協同治理研究及實踐策略未得到充分探討。與圖文類偽健康信息不同,偽健康視頻的生產及傳播主體更為多元化,傳播內容更為復雜化、情緒化。與結構化的圖文類偽健康信息相比,視頻是異構的、高維的媒體信息,在很多場景下并不具備高區分度的特征,因此人工甄別的準確率要比機器識別表現更好。例如在辨別政治人物或者視頻中同時出現多個人物場景轉換時,人類具備感官體驗與背景知識,能達到更高的準確度。但在另一些場景下,例如視頻不夠清晰或涉及到極端情緒時,由于認知偏誤,機器學習模型的辨別則更準確。因此,偽健康視頻需要人機協作進行治理。
貫穿 “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式治理機制是偽健康視頻傳播亂象整治的關鍵
偽健康視頻的有效治理需要從多部門協同和人機協同的角度設計“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式治理機制。
(1)事前預防及警示:首先,應加強平臺與相關主管部門的協同聯動,在重點媒體、平臺開設健康科普專欄,加大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力度,提升居民的健康信息素養。其次,完善平臺算法搜索及推薦規則,在用戶搜索偽健康信息涉及的關鍵詞時,在搜索結果中突出顯示正確的健康知識,并在社交群組中加強提醒警示。
(2)事中監測與識別:首先,人機協同識別設立偽健康視頻樣本庫。由平臺牽頭建立偽健康視頻的人工舉報激勵系統,鼓勵受眾為偽健康視頻打標簽。與此同時結合機器識別的結果,建立并公開偽健康視頻樣本庫。其次,做好存量處置。對于樣本庫中已認定的偽健康視頻,第一時間排查處置,防止反復傳播。再者,做好增量遏制。在新視頻發布前與偽健康視頻樣本庫比對,對影響大、傳播廣的無權威來源信息,主動向有關部門進行查證,及時識別處置,把新發偽健康視頻消滅在萌芽狀態。
(3)事后溯源與追責:首先,強化源頭遏制。加強網絡平臺的溯源技術手段建設,提升溯源準度與效度。其次,平臺聯合網絡監管部門制定完善偽健康視頻處置處罰細則,根據嚴重程度、是否首發、轉發次數等維度,視情況采取警告、禁言、永久封禁等措施,并定期集中通報處置處罰情況,公布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