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是什么、新電商有什么、新電商怎么樣、新電商如何發展……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中國新電商大會上找到答案。
7月29日,以“推動新電商 促進新消費 助力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在吉林長春召開,會上將發布《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 2022》,這是國內首部對新電商內涵、特征、分類、發展路徑、模式創新、政策體系等進行全面解讀的研究報告。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數字經濟領域技術創新活躍、規模增速較快、輻射范圍最大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速,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進一步加深。在技術層面,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數字技術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應用層面,數字經濟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催生出以直播、社區、社交、反向定制、共享制造等為代表的新電商和新形態。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以“單獨成段”的方式對數字經濟進行表述,凸顯數字經濟在今年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地位。以信息技術革命的產業化與市場化為表現形式,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區域經濟角力的新賽道。其中,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斷壯大的新電商,日益展現著驚人的能量與巨大的潛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網上零售額已達130883億元。隨著電商行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新電商蓬勃興起,重新構建了傳統電子商務中“人”“物”“場”之間的聯系。與傳統電商相比,新電商的主要特征有三個方面:從功能型消費向體驗式消費轉變,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轉變,從單一場景到多場景融合轉變。一言以蔽之,以用戶為中心,傳統的銷售方式、流通渠道、消費場景都在被深度解構,新的新思維、新場景的不斷出現,不僅豐富了消費體驗、釋放了消費需求,而且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驅動力。
新電商的價值解構首先體現在由“鏈”到“網”,賦能商品的產供銷全部流程。在全球經濟因疫情影響而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中,中國經濟的“獨善其身”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不僅得益于“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而且離不開廣大電商企業的助力。“內循環”過程中,消費對宏觀經濟的驅動力日益凸顯,對于電商企業來說,不僅要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而且要了解并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面對太多可替代性選擇,將商品和服務的決定權還給消費者,而不是企業一廂情愿“越俎代庖”,代表著提振消費意愿的趨勢。
新電商一方面解構了傳統低效率的產品流通形式,另一方面建構起一種消費者粘性更高、產業間關聯性更強的新型商業模式。相比起傳統“燒錢”模式支撐的品牌構建,以“貨找人”為特征的新電商致力于通過對高性價比的產品進行消費分層,從而精準觸達用戶,實現新品牌構建。以滿足需求為前提,以精準服務為核心,“去中心化”的新電商正在不斷豐富互聯網服務的內容和形式,重構網絡新秩序。在此過程中,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需求得到極大滿足,農產品的差異化資源得到有效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得到充分激發,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也找到了有力的抓手。
從“十二五”時期的“交易規模翻兩番”,到“十三五”時期的“全面融入國民經濟和覆蓋社會發展各領域”,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日益凸顯。在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時代浪潮中,技術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延伸。充分發揮新電商的引領作用,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僅可以滿足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也可以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驅動力。
來源:光明網